工业废水处理之除油核心技术对比及选型指南
关键词:工业废水除油技术,油水分离设备,乳化油处理工艺,DAF气浮系统,膜法油水分离,含油废水处理方案,API隔油池设计,高级氧化除油,生物法油降解,炼油废水处理
信息来源:本站 作者:乾元环境 发布日期:2025-05-12 浏览次数:7 次
引言:油污染治理的技术挑战
工业废水中油类污染物(浮油、分散油、乳化油、溶解油)的分离去除是石化、机械加工、食品生产等行业面临的核心环保难题。不同形态油类物质在粒径分布(1-150μm)、Zeta电位(-30~-10mV)及化学稳定性方面的差异,直接决定了处理技术的选择逻辑。本文系统剖析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及新兴技术原理,提供全流程技术选型决策框架。
一、物理分离技术体系
1.1 重力分离技术(API分离器)
原理及流体力学模型
基于Stokes方程:
v=18μg(ρw−ρo)d2
设备创新方向
工程参数对比
类型 | 分离粒径(μm) | 表面负荷(m³/m²·h) | 除油率 |
---|
传统API | >150 | 0.3-0.5 | 60-75% |
CPI | >60 | 1.2-2.0 | 85-92% |
水力旋流器 | >20 | 50-150 | 70-85% |
1.2 气浮技术演进路线
技术分类与气泡动力学
关键技术指标
气固比:0.01-0.1(kg气/kg油)
回流比:20-40%
溶气效率:>90%(压力容器设计)
典型案例
某炼油厂采用三级DAF系统,进水含油量2000mg/L,出水降至50mg/L以下,药剂消耗量降低40%
1.3 膜分离技术突破
新型膜材料进展
陶瓷膜:耐温>300℃,pH耐受1-14
PVDF超滤膜:切割分子量10-100kDa
石墨烯改性膜:通量提升3倍,抗污染指数<0.5
跨膜压差控制
错流过滤模式下维持TMP在0.1-0.3MPa,通量衰减率<15%/h
二、化学处理技术体系
2.1 破乳剂作用机理
电荷中和型
絮凝破乳协同效应
PAC+PAM组合投加,zeta电位从-25mV调整至-5mV,絮体尺寸增长至800μm
2.2 高级氧化技术(AOPs)
三、生物处理技术体系
3.1 高效降解菌种
3.2 MBR工艺参数
污泥浓度维持8000-12000mg/L,SRT>25d,容积负荷1.2kgCOD/(m³·d)
四、技术经济对比矩阵
技术类型 | 投资成本(万元/m³) | 运行成本(元/t) | 适用油类 | 出水含油(mg/L) |
---|
API分离 | 0.8-1.2 | 0.3-0.5 | 浮油 | 50-100 |
DAF | 2.5-3.8 | 1.2-2.0 | 分散油 | 10-30 |
陶瓷膜 | 8.5-12 | 3.5-5.0 | 乳化油 | <5 |
电化学 | 6.0-9.0 | 4.0-6.5 | 溶解油 | <1 |
五、技术选型决策树
1. 含油量>1000mg/L → 优先重力分离
2. 乳化油占比>30% → 化学破乳+DAF组合
3. 出水要求<10mg/L → 膜分离/AOPs
4. 含生物毒性物质 → 臭氧催化氧化
☆ 深圳乾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,专注与各种污水废水处理,废气处理,纯水超纯水制备,设备生产,工程设计级施工运维等,以及MBR膜、RO膜销售。